首页 信息化案例

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助力高中信息技术备课 ---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周而复始的循环(计数循环)》为例

  • 菏泽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2024-04-09 13:49
  • 阅读 605
分享到:

一、摘要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集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学生评价和课题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教育工具。该平台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执行和评估,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本案例中,笔者主要应用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三大应用场景:教师备课、教师研修、课后服务,和涉及到三大板块资源:课程教学、教师研修、教材,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计数循环)》这节课的教学构思和设计,助力提升线上线下教学质量。

二、背景与问题

科技的发展促使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新课改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要求。面对教育新理念、新趋势和新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探索与新理念相匹配的新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完成学生计算思维素养的培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也显现出以下诸多发展障碍。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并未受到重视;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3.教学资源不足;4.实践操作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显现出局限性,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智慧教育平台上所提供的九大应用场景和十大板块资源,为教师提供了高效、实用和可借鉴的免费资源,服务教师改进教学,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和教育教学质量。

本案例为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二单元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的计数循环部分,教材中讲解计数循环用了银行理财的例子,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教学设计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资源,摒弃了教材上的例子,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图形输入导入新课。借鉴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师备课资源,在教学设计时调整了一下关于知识点的讲解顺序。先讲解for语句的基本结构然后讲解列表,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案列用输出图形来讲解循环语句,让学生有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印象也更加深刻。打破学生对于编程经常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刻板印象,并且能感悟到由之前繁杂的代码变成简洁的代码----循环语句的作用和优势。

三、实践举措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自主学习、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等九大应用场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场景,利用平台资源和功能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笔者依托智慧教育平台进行for循环教学时,不是一味将海量资源扔给学生。笔者经过对教材和学情的深度思考,基于教学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到智慧教育平台上搜索相应的资源,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进行深度融合。采用课前教师备课和学生自主预习、课中教学互动、课后延伸学习的模式,主要应用场景有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教师研修等。

(一)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各版本电子教材及其他资源进行初步的自主设计教学。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最终都是通过自主备课来实现对教材的理解、重难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自主设计。因此笔者首先在平台上搜索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教科版教材上这一小节把列表放在前面讲解,但学生不容易理解列表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调整了一下顺序,先讲解for语句的基本结构后讲解列表,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图片.png
 

图一:各版本教材

(二)查找对应资源,明确学习方向。观看智慧教育平台的视频课程、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等,查找本节课所需要的资源。筛选出了北京八中王艳侠老师和江苏名师课堂席菁老师的课时资源,并保存到笔者的资源单中。这些资源汇集了不同版本、年级等资源结构,为笔者备课时进行资源整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

图片.png 

图二:席菁老师课时资源


 图片.png

图三:王艳侠老师课时资源

 图片.png

图四:教学设计

 

(三)观摩视频课程,完善教学思路。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困惑,笔者认真观摩平台上本节课的视频课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观看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流程,将视频课程还原为教学设计,揣摩设计意图,体会名师的教学思路。2.看重难点的取舍,看名师是如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的。3.看名师运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和方法。4.看课程设计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通过观摩两位老师的课程,笔者借鉴了北京八中王艳侠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用上节课学习过的顺序结构语句输出图形引入课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用顺序结构语句解决重复输出有规律的图形的繁琐之处,引导学生用循环编程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中学、用中学的理念。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循环语句的工作原理;掌握循环语句的格式及列表的作用。让整节课教学流程更加简洁、明晰。

(四)自查教学质量,修改教学设计。确定了更加清晰的教学思路后,笔者利用备课工具修改课程设计、课件、学习任务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1.掌握for语句的作用和格式;2.掌握range函数的用法;3.学会根据问题需求,抽象问题的本质,建立问题模型,设计相应算法,编写Python语言的程序,从而掌握编写程序的过程与方法。精准把握教学重点:1.理解循环语句的工作原理;2.掌握循环语句的格式。准确定位教学难点:能够使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梳理教学设计过程中知识点是否有遗漏,处理方法是否恰当,还有哪些知识的前后连贯性没有考虑到,然后逐一进行修改,最后形成定稿并“导入本地文档”保存。

图片.png

图五:我的资源库

(五)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反馈形式,备课时要备好、备准作业设计。观摩平台的《作业设置指南》视频课程后,笔者意识到作业的数量要适度、质量要高效,作业设计不仅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而且内容有层次、有梯度,形式丰富多样。笔者设计的两个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不一样,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更多更大胆的尝试,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会带动周围同学的编程兴趣。


图片.png

图六:作业设计视频资源

 图片.png图片.png

图七:本堂课作业设计

(六)同步播放视频,便捷高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对内容理解的程度,可以将教学视频中的重点内容(for语句的执行过程)进行同步播放,并针对难以理解的内容(抽象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进行讲授、提问,助力学生突破学习疑难,完成探究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对利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图片.png
 图八:双师课堂

在设计本课时,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聚焦在了计算思维的培养上。学生经历“抽象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这几个步骤的学习,可以体会使用计算机编程来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把繁重复杂的代码演变成简洁明了的循环代码的过程中深化了对for语句作用的认识,也学会了for语句的书写,学习编程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工作成效与反思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应用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在应用后,平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并且让每个老师在平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备课资源、训练资源、检测资源等都在个人空间中形成较为完备且独具个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智慧教育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教学空间,还促进了教师网络教研与学生自主学习,支撑了教与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不仅收获了一堂高质量的课,更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助力提升线上线下教学质量。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因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所以精品课资源较少;其次是教师研修资源较少,针对性不强。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这些问题也将会逐渐得到解决,平台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上一篇:平台赋能,让课后服务成为丰富学生童年生活 下一篇: 与“史”同行,以“多”促优 ——智慧教育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